8月16日,应用技术学院在北教学楼101教室举行课程思政研修活动,特邀张俊国教授做专题报告。会议由教务科研处处长孔艳丽主持,学院全体专职教师参加。
首先,张俊国教授引领大家回顾了以往的课程观指导下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状况,指出其要害是彻底摒弃了教育和课程促进人的灵魂教育和心灵健康成长的内在价值,课程应该是要将价值观引导寓于其中,实现价值观与学科专业知识、技能的双向传授。而课程思政的提出正是体现了这样一种新型的后现代课程观。
张教授生动总结了中国“课程思政”理论探索与实践应用的发展历程,大体分为3个阶段。一是自2004年起始的前期政策指导,二是2014年上海率先开展“课程思政”试点工作,三是2017年至今总结经验、改革深化、全面推广、重点建设。围绕这一目标,各高校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以实现教学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价值引领和灵魂塑造齐头并进、相辅相成的育人大格局。这表明“课程思政”开始由理念走向实践,从雏形走向体系,从试点走向全面。
会上,张教授通过对课程思政理论探索和实践应用演变的发展历程,分析和研判了以往的课程观的弊病,指出课程应该是要将价值观引导寓于其中,实现价值观与学科专业知识、技能的双向传授。张教授还系统总结了“课程思政”的显著特点:隐蔽性、依附性和浸润性等,指出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关键是要具有隐性育人的意识,要围绕坚定学生理想信念,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寓德于课、人文立课。
最后,张教授讲解了课程思政的显著特点及其明确要求,也对我院课程思政工作下一步发展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就像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所强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教师的神圣使命主要是明道、信道、传道。教师应坚持理想信念,引导学生下定决心,肩负起民族复兴的重任。
会议得到了参会老师的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一定为我院课程思政工作的下一步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